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一想到LSD(麦角酸酰二乙胺,一种强烈的致幻剂),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非常具体的美学形象:上世纪60年代充满迷幻色彩的粉橙色漩涡,身体赤裸头戴鲜花的人,还有锡塔琴的微光。1943年,霍夫曼(Albert Hofmann)在实验室中偶然发现了LSD的致 ...
瑞士资讯swissinfo.ch:在庆祝LSD诞生80周年的大会上,您的演讲引起关注,因为您谈到了另一种物质:氯胺酮。这是您的首创吗? 凯瑟琳·杜福( Catherine Duffour):我被邀请参会,是因为我用氯胺酮治疗病人已经有4年了,2年以来我还对其他治疗师进行了培训。
67年前发明强幻觉剂LSD的瑞士化学家阿尔伯特·霍夫曼(Albert Hofmann)刚刚度过了他的100岁生日。LSD是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(麦角二乙酰胺)的缩写,是一种强大的半人工致幻剂。 吸食LSD可使人产生一种对图形、色彩或光辉的视觉效应,造成持续6-12小时的感官、感觉 ...
本研究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,首次系统比较了致幻剂LSD和共情剂MDMA对健康受试者纹状体功能连接的影响。研究发现两种药物均未改变纹状体内部网络连接,但显著改变了纹状体与皮层区域的连接模式:MDMA降低边缘纹状体与杏仁核的连接,而LSD增强 ...
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。
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